11月6日,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承办的“AI赋能·智启未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市多所高校及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展望。我校图书馆馆长张慧文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圆桌论坛中作主题交流发言。

在论坛上,张慧文分享了我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她系统介绍了我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五大亮点:一是服务先变,24小时在线的“AI馆员”实现语音交互,支持续借、荐购、密码找回等功能,越用越懂读者;二是资源找人,基于阅读画像,每人一份“个人知识日报”,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知识推送;三是采选智能,AI辅助生成采购清单,让馆员从“大海捞书”变为“精准下单”,提升馆藏建设效率与精准度;四是科研提速,机构知识库与知识图谱助力学科前沿追踪,打造“情报中心”;五是教学支撑,通过学科分馆实现资源一键检索与精准推送,有力支撑人才培养。她表示,这些探索实践也表明,AI技术正在驱动图书馆实现从静态资源管理者向动态知识生态赋能者的升级转变。
本次研讨会为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界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我校分享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成果,为探索区域图书馆在AI时代的协同发展与“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电机方案”。未来,我校图书馆将进一步深化AI技术在知识服务全流程中的应用,持续优化算法、开放场景,致力于将智慧图书馆打造为校园的智慧中枢;同时积极携手长三角地区兄弟院校,共同探索“十五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合力推动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供稿:图书馆)